欧美av

欧美av > 要闻动态 > 欧美av动态  > 省厅动态

当前位置:欧美av > 要闻动态 > 欧美av动态  > 省厅动态
当前位置 : 欧美av > 省厅动态
欧美av 召开2025年蓝天保卫战成效新闻发布会
2025-07-28 09:12:02   来源:

7月25日,欧美av 召开2025年蓝天保卫战成效新闻发布会,欧美av 大气环境处处长李文辉向大家介绍了我省蓝天保卫战的最新进展情况,并与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黄显威先生,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夏懿女士,共同回答记者提问。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潘瑜主持发布会。新华社、吉林日报、中国吉林网等10余家中央级、省级媒体参加。

欧美av 大气环境处处长李文辉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向社会各界通报我省蓝天保卫战的最新进展情况。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统筹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吉林蓝”成为常态。现就相关情况发布如下。

一、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近年来,我省环境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各项指标持续优化。2024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9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这一指标已连续9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6.9微克/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一氧化碳等五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连续7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至6月,全省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0.3%,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3%(4天),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减少15天);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微克/立方米;臭氧平均浓度为1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立方米,各项指标均朝着“十四五”收官目标稳步推进。

“十四五”以来,我们坚持将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等量替代制度,强化源头管控,鼓励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从源头减轻主要污染物新增压力,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同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加快推动冬季清洁取暖、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持续开展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散煤治理、老旧车辆淘汰,加快钢铁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4年底,全省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工程累计减排4.82万吨、1.66万吨,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51.1%和61.7%,为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四五”期间持续发力,蓝天保卫战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十四五”期间,我们聚焦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优化,统筹区域协调,构建了全链条、多维度的治污体系。

(一)优化产业结构,全链条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严格落实“两高”项目精细化管理,坚决遏制盲目发展,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项目98个、省级项目259个。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获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汽大众、一汽解放等企业完成涂装环节环保涂料替代,年减排VOCs超3000吨;白城市富达棒材等传统企业通过节能降碳改造,能耗下降15%以上。创新构建“部省联动+三阶递进”督导帮扶模式,对全省182家重点企业开展“解剖式排查-靶向培训-整改闭环”攻坚。在长春市汽车零部件园区、四平市包装印刷集群实施“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建立“一企一表”档案,提升企业治理能力。针对夏季臭氧污染,对长春、四平、辽源等重点区域开展VOCs溯源走航,覆盖企业275家,发现问题点位99处,全部推送整改。

(二)优化能源结构,多领域高效发展清洁能源。长春、吉林、辽源、白山4市入选国家清洁取暖试点,累计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93万户,目标完成率108%,超额完成86.27万户改造目标。2024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达24.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9%,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加快落地,能源结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锅炉整治加速推进,长春市、吉林市建成区92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全省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完成921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81台,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淘汰99台,供暖季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全省累计完成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285台,完成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09个;12家水泥熟料企业和2家焦化企业按计划推进改造,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三)优化交通结构,多角度发展绿色交通体系。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长春国际陆港开通12条多式联运线路,2024年货物吞吐量增长13.5%;新能源汽车推广成效显著,全省保有量已突破14万辆,吉林市在高速服务区实现充换电设施全覆盖;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飞机桥电使用率100%。严格落实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233家维修企业累计维修超标车辆36.8万辆;清理黑加油站点37个,撤销11家违法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3.79万辆,移动源尾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四)优化区域联防联控,多方向开展联动管控。深化东北四省(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了省际间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机制,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污染共治。今年以来,召开6次联防联控会议,在预测到跨区域污染传输时,及时调整上风向地区排放强度,减轻区域传输影响。持续强化省内各市(州)的协调管控,做好本地大气污染源管控,有效降低排放强度,避免污染物的累积叠加。在今年春节及亚冬会期间,对重点区域城市开展走航监测,快速处置禁燃区违规用煤、企业超标排放,推动问题及时解决,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

当前,蓝天保卫战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快钢铁、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锅炉淘汰治理改造进度,开展VOCs专家问诊帮扶回头看,持续推进VOCs问题整改提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加大臭氧污染治理精度,疏堵结合做好秸秆禁烧管控,力争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左右。

各位媒体朋友,守护“吉林蓝”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成为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空气质量!

守望都市:大家都知道,PM2.5是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指标之一,近年来,我省PM2.5持续下降。请介绍一下我省的治理措施与管控经验?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李文辉:近年来,我省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这份成绩的取得,源于我们对各类污染源的系统治理和精准管控,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源头管控,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我们严格把控新建项目准入关,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比如吉林吉钢钢铁集团通过推进工艺绿色转型,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长春市通过规范项目审批,从源头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提升汽车产业集群品质。同时,全省各地积极推广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对超限值产品依法处置,有效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二是强化工业源治理,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在能源供应端,我们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增加清洁能源供给;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供热领域,持续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长春、吉林等4市入选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大量农村地区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从根本上减少了燃煤污染。

三是深化移动源管控,减少尾气排放影响。一方面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方式或新能源车船,推进短途煤炭“公转铁”,降低公路运输污染;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火电、钢铁等行业及物流园区的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应用逐步扩大。同时,严格落实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快淘汰老旧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全方位管控移动源污染。

四是统筹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持续实施秸秆残茬处置“小切口”改革,创新实施“1238”管控模式(1套高位统筹体系、2个智慧平台、3本台账、8项机制),科学组织秸秆计划烧除。今年春季禁烧期重污染天数仅1天,同比减少2天。同时推进秸秆还田、秸秆变肉、秸秆变醇等工程,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在扬尘治理方面,规范施工场地、工业堆场、堆场道路及裸地扬尘管理,持续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我省环境空气质量再上新台阶。

第一,深化工业源污染物减排。加快推动钢铁行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全力推进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以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区内涉及石化化工、农药制药、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为重点,针对我厅日常帮扶发现的问题,指导地方建立台账,逐条整改销号,进一步查找VOCs治理薄弱环节,快速解决VOCs治理突出问题。

第二,强化移动源全链条管控。加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和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持续开展机动车检验机构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同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在中重型货运、城市配送等领域的应用,从“淘汰旧污”和“推广新清”两端发力,减少移动源污染贡献。

第三,提升面源污染治理精细化水平。科学实施秸秆禁烧管控,精准有序推进残茬计划烧除,同时进一步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覆盖面;深化扬尘污染治理,推动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再提升,让面源污染得到更精准有效的控制。

我厅将下大气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让群众共享蓝天白云。也欢迎媒体朋友们继续监督支持,共同为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助力。谢谢大家!

吉林日报:大气污染物减排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请问长春市在大气污染物减排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十四五”以来的减排效果如何?

黄显威:近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将大气污染物减排,作为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抓手,强化推进落实。将其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体系,对辖区进行考评。制定实施了《长春市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长春市落实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主要大气污染物持续减排。

经过国家和省级核定,“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减排氮氧化物12510吨、减排挥发性有机物6695吨,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的134%和159%,提前超额完成了“十四五”减排目标任务,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今年上半年,我市优良天数比例86.2%,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微克/立方米;未发生重污染天气,同比减少5天。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燃煤锅炉污染治理。市政府制定实施《长春市燃煤锅炉淘汰治理改造工作方案》,明确燃煤锅炉分类淘汰和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多次组织调度督办、调研帮扶,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淘汰治理改造,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淘汰35蒸吨每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134台,完成35蒸吨每小时以上燃煤锅炉淘汰治理改造325台。

二是加快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我市已被列入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制定实施《长春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推动传统燃煤供热向清洁能源转型升级,以集中供热为主、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利用为辅,大力推进热源清洁化改造。截至目前,完成清洁取暖项目面积2.95亿平方米。

三是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和深度治理力度。制定实施《长春市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涂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重点行业环境监管和专家帮扶指导,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引导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卡车涂装、富奥汽车零部件支持使用水性涂料和高固份涂料等环保涂料,鼓励汽车整车项目采用免中涂先进涂装工艺;加快推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瑞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世纪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减排挥发性有机物3970吨。

四是加强移动源排放管理。“十四五”以来,全市共注销机动车22.74万辆,移动源减排氮氧化物6541吨、减排挥发性有机物2725吨。一方面加快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交通、公安、财政、商务部门深入落实《吉林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实施方案》,对提前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中型和重型营运柴油货车分类予以补贴,2024年淘汰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4832台。另一方面是加强机动车排放环境监管。实现机动车环保检测在线监控率100%;生态环境、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新生产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完成新车注册检验6.82万台(次);完成机动车遥感监测车辆6712万台(次)、抽测车辆1.12万台(次)。

下一步,长春市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挖掘减排潜力,积极谋划实施老旧柴油货车报废更新、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锅炉淘汰治理改造等减排项目,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从源头上控制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中国环境报: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战场”之一。近几年吉林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请问在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面,采取哪些工作举措?进展如何?

夏懿: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吉林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格局,加快推动吉林建龙、磐石建龙两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系统推进各项大气治理措施落地见效,2025年上半年,我市优良天数比例85.6%,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一是坚持高位引领,系统推动。吉林市将工业污染防治纳入市政府重点任务施工图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题调度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推进情况,明确任务目标要求,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逐项攻坚。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对钢铁企业改造全过程实行跟踪指导,逐个环节研究打通堵点难点问题,聘请国家级技术专家对企业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有序推进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三是开展主动帮扶,助企纾困。在欧美av 的大力支持下,主动帮扶企业包装项目,为两家企业争取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共计2.17亿元,其中吉林建龙1.06亿元,磐石建龙1.11亿元,两家钢铁企业克服诸多困难,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年底前,吉林市两家钢铁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将基本完成。

下面,我和大家通报一下这两家钢铁企业的减排情况。

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31个改造项目,目前完成27个。除尘器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对焦化、炼铁、炼钢共计19套环境除尘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颗粒物年减排量约322.83吨。煤气综合利用设施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完成后预计年减排量二氧化硫675吨、氮氧化物232吨。

磐石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总投资5.69亿元,23个改造项目,目前完成21个。其中炼铁厂烧结机烟气脱硝改造工程,项目改造后年氮氧化物减排量为436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烧结竖炉含尘蒸汽治理项目,预计每年减少颗粒物排放量92.32吨,除尘器排口实现超低排放。

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下降,吨钢颗粒物排放量下降约58%,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约53%,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约62%,从这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2家钢铁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将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实现钢铁企业的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新华网:近年来,噪声污染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一类环境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的“要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问题”。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在噪声污染治理上都有哪些考虑?在打造宁静吉林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文辉:群众身边无小事,噪声污染问题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态环境部门重点关注的民生领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群众对宁静生活环境的诉求愈发强烈。

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协同作战、共同发力。去年,我们已经全面完成了各市州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工作,同时加强了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解决一些疑难复杂的噪声扰民问题。目前,我省已全面建成城市建成区内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站点117个,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声环境质量状况。同时,对全省各地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开展考核,进一步改善声环境质量。通过打好“组合拳”,我省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为87.8%,得到逐步改善。

噪声投诉一直是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中的重点问题。我厅高度重视典型信访案件的督办工作。去年,我厅向各地下发了93件典型信访案件,并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督办,要求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深入调查核实,并及时向投诉群众反馈办理结果。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件的督办,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警示作用。

今年,我们持续加大督办力度,目前已经下发信访案件55件。对办理进度缓慢、处理结果群众不满意的案件,进行重点督导和通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持续、高强度的跟踪办理,切实推动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噪声烦心事。

为给居民打造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积极开展宁静小区建设工作。省级层面已专门下发了关于建设宁静小区的文件,对宁静小区建设的标准、要求和工作流程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目前,长春市已经建成了长春新区昂展公园里、朝阳区万科繁荣里等7个宁静小区。

我们充分发挥社区、物业和居民的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小区内部噪声源的管控,规范小区内的商业活动、装修施工时间等,避免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小区绿化布局、安装隔音设施等措施,提升小区的声环境质量。同时,积极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居民自觉减少噪声排放,共同维护小区的宁静环境。

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生态环境部门将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噪声问题。同时,也希望通过媒体朋友的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来,共同营造宁静、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美av-欧美三级 吉ICP备2022007971号-1本站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路813号邮编:130033Email:oumeisji.com访问量

网站标识码:2200000010吉公网安备22010702000115号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