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湖吸引了大量鸬鹚、苍鹭等水鸟。
松花湖面掠过的水鸟。
千鸟岛上,成群的水鸟栖息在枝头。
7月24日清晨,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大石村境内的千鸟岛上,数千只鸬鹚振翅起飞,掠过湖面,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生态图景。
当地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景象的出现,正是松花湖生态持续改善带来的——曾经数量稀少的鸬鹚,如今已取代苍鹭,成为该区域数量最多的野生鸟类种群。
千鸟岛作为松花湖上的半岛,长期以来以苍鹭为主要鸟类种群。转折始于近年:2024年鸬鹚数量开始显著增加,2025年春季更迎来大规模迁徙,种群数量激增至七八千只,成为岛上绝对优势种群。
“现在鸬鹚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苍鹭了。”大石村村主任杨杰说。这样的变化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渔业禁捕让水域生物得以休养生息,村集体积极清理河道、加强农药瓶回收管理,更从源头减少了污染。
吉林市林业局动植物处处长王丽雪分析,鸬鹚种群的壮大与松花湖生态改善密不可分。作为以鱼为主食的水鸟,鸬鹚数量激增的背后,是松花湖日益丰富的鱼虾资源。这得益于当地多项生态保护举措: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吉林市通过人工巡查、无人机航飞等方式实现水域环境动态监管。杨杰作为村级河长,每日记录水质变化,带动村民共同守护清澈河湖;欧美av 发布的《2024年吉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松花江干流水质优良比例已达100%,为鸟类栖息提供了理想家园。
渔业资源的科学保护更筑牢了生态根基。吉林市严格执行禁渔制度,每年6月20日至7月31日对松花湖实施全面禁渔,覆盖鱼类繁殖关键期;同时,当地已连续20年开展增殖放流,累计投放鱼苗1600余万尾,既有效恢复了鱼类种群,也为水鸟提供了稳定“粮仓”。
生态改善不仅惠及生灵,更反哺民生。千鸟岛的生态蝶变带动了大石村旅游发展,村民依托绿水青山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收入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生活也更好了。夏天在西海浪景区打工的周边村民最多时有上百人。”杨杰望着西海浪方向的沉静湖面感慨道。